发布时间:2019-09-08 点击量:5278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我想,其中的原因会有:为了让自己更幸福,也可以帮助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因此,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常州天宁区分校校长徐婉燕女士组建一个微信读书群,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画心》这本书,学会用画画来与孩子、家人与自己沟通。
同时会邀请著名心理学家韦志中教授讲授亲子教育、婚姻两性、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和社会服务等内容的心理公开课。
什么是绘画心理治疗?
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生理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右半球具有音乐、绘画、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
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于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属于心理投射。
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处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者被压抑的内容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
绘画心理治疗技术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是通过绘画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其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来自意识层面,也可能来自潜意识层面。绘画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创作过程和艺术表达。
创作过程指定一个主题,来访者根据指导语画出指定主题,及画画的过程。而艺术表达指引导来访者对创作的画进行分享。
创作过程和艺术表达在绘画心理治疗技术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心理表达的过程,是内心心理空间的情绪和人格得到呈现的过程。因此,创作亦是治疗,即使我们不需要懂得很多道理,但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画心》作者介绍
◇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
◇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
◇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
◇ 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
◇ 广州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
韦志中老师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的科学普及工作,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两万多学员。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工作20年,出版心理学著作20多本,发表论文70多篇。曾被武汉大学、广州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研究员。
韦志中老师主张心理学在本土化的探索,创立“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推动会心团体在中国本土的实践。坚持推动心理学服务大众为根本方向,试图在心理学理论和社会需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是一位有追求,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心理学者。